人物
时段
朝代

四書類
春秋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術數類
雜家類
醫家類
法家類
小說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洞神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氏曰父有争子云)云亦戒之而已矣补)饶氏曰所谓争则下气怡声和悦以争之所谓戒亦训敕之而已矣新安陈氏曰父之 于子正
身率之以责善望师友固也然遇不贤之子不得已亦当自教戒若惧伤恩而全不教戒及其不肖徒诿曰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 (第 35b 页)
 也而卒不竞于楚故不月以异之以力假仁者则有
 时而穷也夫以力假仁者固有能致其力者矣晋文
 公十九年于外其臣若舅犯先轸栾枝又皆 明于中

 
国之大义不避危难以成其君者是以城濮之烈数
 世赖之齐桓公宴安内嬖而国高以私劳在位自召
 陵而后常有畏 (第 29a 页)
 出震成大故丰丰亨王假之明动二主不当相应之
 位中爻杂撰巽兑明不照于天下明斯小矣丰何以
 亨五中天之位与二以中相尚以动之中来明之中
 而成 大明于中
天王假之之象勿忧五以震体处丰
 何得无忧然徒忧无益只在假通二明常有中天之
 大合天下而无不照是乃五之 (第 48b 页)
  责善朋友之道也(龟山杨氏曰父子之间虽不责善岂不欲其为善然必亲教之其势
必至于责善○南轩张氏曰养恩于父子之际而以责善望之师仁之笃而义之行也○新安陈氏曰父

子主恩朋友责善当主恩而行责善则伤恩而易至于离矣)
王氏曰父有争(去声下同)
子何也所谓争者非责善也当不义则争之而已矣
父之于子也如何曰当不义则亦戒之而已矣(庆源辅氏
曰王氏最得孟子之正意责善谓责之使必为善也责之使必为善则便有使之捐其所能去其所劣之
意故必至于相伤至其所为或背理而害义则岂可坐视而不管故在子则当争在父则亦当戒切之也
○双峰饶氏曰王荆公所谓争则下气怡声和悦以争之所谓戒亦训敕之而已○新安陈氏曰父之

子正
身率之以责善望师友固也然遇不贤之子不得已亦当自教戒之若惧伤恩而全不教戒及其不
肖徒诿曰其子之贤不肖皆 …… (第 37b 页)
  徒但也餔食也啜饮也言其不择所从但求食耳此
乃正其罪而切责之(朱子曰王驩齐幸臣盖欲自托于孟子以取重使滕王以为介
孟子未尝与言吊公行子又不与言绝之深矣乐正子不察轻身从之意特藉其资粮舆马以见孟子而
已故以餔啜罪之若孟子所以去齐其详虽不可考疑驩以是积憾而遂去也○南轩张氏曰克既馆于
子敖则未免制于子敖故舍馆定始得见其师观此二章见知君子之处已不可以不严而所与不可不

谨也○双峰饶氏曰此二章只一件事乐正子方来孟子不欲便责之后郤正其罪所以分作两章乐正
子初意只欲来齐见孟子依王驩来省粮食之费视为无紧要事殊不知一失身从之便是因失其亲将
来王驩或荐引之则那时去就愈难处孟子所以切责之○赵氏曰乐正子能勇于受责然后孟
子正

罪而切责之所谓可与言而后与之言者也)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赵氏曰于礼有不孝者三 (第 45a 页)
忠)工夫至此愈密容貌颜色辞气最是日用寻常无
时无处可离更不比三省是三桩事 操存省察一时
并到不分两候 明于中
庸首章之义便知 出辞气等
未尝离省察克治工夫然是小心著力不算力行
颜子去圣未达一间其心皇皇焉不至圣人 (第 8b 页)
朓昏晦当灭而已又晦与合朔同
时不得异日考逵等所言盖知之矣晦朔之交始终相
济则光尽明生之限度数宜均故合 于子正
则晦日之
朝犹朔日之夕也是以月皆不见若合于午正则晦日
之晨犹二日之昏也是以月或皆见若阴阳迟速轨漏
(第 16a 页)
 事归转运提点刑狱边计以和戎为便谓监司多新

 进少年令近臣于郡守中选举而 于通判中
举转运
 判官又立十科荐士法皆从之拜尚书左仆射兼门
 下侍郎免朝觐许乘肩舆三日一入省光不敢当曰
 不 (第 15a 页)
  臣毛德仪等进贡地方官不为䟎送试用知县王
  绍曾伴送迟延稽程四月有馀致海国陪臣不获
  与元会之盛请嗣后琉球入贡该督 于同知通判
  中
遴委伴送沿途亦派同知等更换途中如有停
  留令地方官报部以凭查核得 (第 36b 页)
 皇上五旬万寿

皇太后七旬万寿表文进驯象二只并贡请照例交送銮
   仪卫一疏奉
 旨依议六月十三日礼部议嗣后各省巡抚于南掌琉
   球苏禄安南等国贡使到境即 于同知通判中

   委一员应用武弁酌派守备一员伴行长送至京
   并知照经过各省预行添派妥员护送按省更替
   (第 33a 页)
 下仍前北向立有事奏者出班奏毕鸣鞭以次出如
 御奉天殿先于华盖殿行礼奏事毕五品以下诣丹
 墀北向立五品以上及翰林院给事中 御史于中

 中右门候鸣鞭诣殿内序立朝退出凡百官于御前 (第 20a 页)
之机七彊弱之应八
存亡之数九练之以散群傰署凡数财署杀僇以聚财
劝勉以选众使二分具本发善必审于密执威必 明于
此居图方中春行冬政肃行秋政雷行夏政阉十二
地气发戒春事十二小卯出耕十二天气下赐与十二
义气至修门闾十 (第 149b 页)
刑狱边计以和戎为便谓监司多新进少年务为刻急
令近臣于郡王中选举而 于通判中
举转运判官皆从
之诏免朝谒许乘肩舆三日一入省光不敢当曰不见
君不可以视事诏令子康扶入对且曰毋拜遂罢青 (第 14b 页)
封西宁侯敬复以方瀛次子敬典)
(为婿通于方瀛妻武氏因淂耑兵柄福海卒宏瀷方五岁敬挟宏)
(瀷自恣登庸次 子正中
与文明避于都齐其同辈阮如桂范子仪)
(诸人亦各还田里既而阮敬以兵侵海阳遂逼都斋莫正中阮如桂)
(诸人 (第 18b 页)
  晦日一
增历志曰若合 于子正
则晦日之朝犹朔日之夕也是
以月皆不见若合于午正则晦日之晨犹朔之昏也是
以月或皆见之矣 原荆楚岁时记曰 (第 34a 页)
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
信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
荀子曰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 明于中
不以
私害之若此则可谓公士矣 吕氏春秋曰昔圣王之 (第 2b 页)
上掩捕得之祜乃迁石头督)
(护后为吴郡太守又隋书礼志北齐正月丨丨中书舍/人奏祓除汎舟 历志若合 于子正
则丨丨之朝犹)
(朔日之夕也是以月皆不见若合于午正则丨丨之晨/犹朔之昏也是以月或皆见之矣 黄庭内景 …… (第 45b 页)
  朔
朔日(诗十月之交丨丨辛卯与礼记月令季秋合诸侯/制百县为来岁受丨丨 诸侯所税于民轻重之)
(法贡职之数以远近土地所宜为度以给郊庙之事无/有所私疏正义曰天子有丨丨政令 宋书历志推朔)
(术曰以通数乘积月为朔积分如日法而一为积日不/尽为小馀以六十去积日馀为大馀大馀命以纪算外)
(所求年天正十一月丨丨也数唐书历志晦朔之交始/终相际则光尽明生之限度 宜均故合 于子正
则晦)
(日之朝犹丨丨之夕也是以月皆不见若合于午正则/晦日之晨犹二日之昏也是以月或皆见 又韦绦传) (第 50b 页)
丨转悠悠门闭青苔水乱/流 柳贯龙峰孤塔诗玉函舍利朝光现珠斗阑)
(干丨/丨过)
午正(隋书历志若合 于子正
则晦日之朝犹朔日之夕/也是以月皆不见若合于丨丨则晦日之晨犹朔)
(日之昏也是以/月或皆见之矣)
(第 29a 页)
 

 历家逆考往古冬至岁月日时各纪甲子两曜交会
 五星连珠必推其聚 于子正
玄枵之中者名曰上元
 乃履端于始也从上元而下至当时测验与筹策相
 应乃取正于中也又顺推以后求其馀分皆 (第 31b 页)
诗袅袅春枝弱
关关新鸟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睿赏芳月色宴
言忘日暮游豫慰人心照临匡国步
晦朝朔夕若合 于子正
则晦日之朝犹朔日之夕也是 (第 57b 页)
求春)
(秋分距正午赤道度必先求太阳距春分与距子正/赤道度盖太阳赤道度起于冬至右旋时刻赤道度)
(起 于子正
左旋故必于太阳赤道经度内减去三宫/馀为太阳距春分赤道度与时刻赤道度相加为春)
(分距 (第 31b 页)
子正
赤道度知春分距 (第 31b 页)
子正
赤道度即知春分/距正午前后赤道度或秋分距正午前后赤道度既)
(得春秋分距正午赤道度而正午距地平又恒为 (第 31b 页)